王松明,1962-2012年,中共黨員,江蘇上上電纜集團原副總經理。1981年高中畢業后進入溧陽電纜廠工作,從電線電纜材料技術員做起,成長為研究 員級高級工程師,并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享有“企業自主培養專家”、“常州市中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江蘇省質量管理突出貢獻者”多項榮譽 稱號。先后主持和參與了國家863項目1項,主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10項,主持國家級新產品9項,省科技攻關計劃2項,獲20項國家專利,13項 產品填補國內空白,三代核電纜技術填補國際空白,并使上上在核電站核島內電纜、磁浮列車長定子電纜、港口機械用卷筒電纜等領域的研究與國際接軌,在國內處 于領先地位。所擔綱的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并經國家人事廳和江蘇省科技廳批準組建了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蘇省特種電線電纜工程技術研 究中心。作為AP1000殼內電纜等第三代核電纜研制的技術總指揮,為攻克研發難題,他在胃切除三分之二的情況下,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導致賁門癌復發, 倒在了工作崗位上。2012年9月17日,由于治療無效,不幸離世,年僅50歲。他犧牲時,已解開了世界首堆三代核電AP1000殼內電纜的核心技術難題。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相關領導評價說:“他的離去,是中國核電領域的重大損失。中國如果編寫核級電纜發展史,缺少了‘王松明’三個字,將是不完整的?!?/span>
王松明主要成長軌跡
王松明語錄
1. 一輩子只在一個地方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上上電纜任職技術工作。
2. 忠于企業就是忠于自己。
3. 踏實做事,常懷一顆知足感恩之心。
4. 自己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給自己舞臺的企業,離不開領導的關心,也離不開同事和下屬的支持和理解。
5. 沒有上上的培育,就沒有我的今天,如果這山望著那山高,一朝得志跳龍門,豈非違背了信義和做人的根本。
6. 身在上上對于電纜人來說是一種幸福,這里承載著我們通向理想的平臺,唯有沉下身子去努力工作,最終才能讓理想在自己日復一日的努力中實現。
王松明的故事
高考落榜,初進電線廠
1981年的那個夏天,王松明高考落榜了。跟所有心懷夢想理想和抱負的青年一樣,面對考場失利,他同樣感到茫然和失落。正當處于高考挫折的暗淡人生時,一縷曙光照進了他的人生。1981年年底,上上電纜的前身——溧陽電線廠招工,王松明應聘成為上上眾多員工中的一名產業工人。剛到廠里,王松明被分配到了最基層、最艱苦的崗位——混橡工藝制作崗。然而,他沒嫌苦臟累,沒有一絲怨言,每天都以飽滿的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一絲不茍,兢兢業業地工作著。
遇到伯樂,圓夢大學
有一天,廠長丁山華像往常一樣,習慣下班后去車間走一圈兒。這時,一幕奇怪的畫面吸引住了丁山華。他停下腳步,定睛細看,看到一個小伙子正趴在機床上搞混橡,漂浮的石墨已經把小伙子的頭臉都染黑了,只看清兩顆明亮的眼睛。
怎么這么晚還不下班?”丁山華好奇地問。
小伙子聞聲轉過頭,一看居然是廠長,他立起身,不好意思地抹了抹臉上的油污:“報告廠長,我正琢磨熟悉混橡的全套流程呢?!?/span>
這人正是王松明。這一幕給丁山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憑著吃苦耐勞與勤于鉆研,王松明很快走上技術崗位,并被派送到哈爾濱電工學院深造,攻讀電線電纜技術專業,就此圓了大學夢。
進入哈理工深造的王松明,十分珍惜并感激這次機會,他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知遇之恩,為培養自己的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于是,無數個日
日夜夜,他忘我地潛心學習與研究,多年來,這已成了他的一種習慣,而這種刻苦鉆研的習慣也一直延續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學成歸來,貢獻企業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學成歸來后,王松明懷抱著滿腔赤誠,在材料技術員的崗位上一絲不茍地專研技術,甚至比在學校時更加刻苦。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方
向,他不斷查找技術資料、學習技術標準、研發電纜新材料新產品。在查閱的一本本、一張張的資料上,他寫滿了旁批和心得。為了開發新材料新配方,他經常在實
驗室里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曾創造過一天打27個配方的歷史記錄(正常情況下,一天純打配方的話只有10個左右)。為了提高上上科研進度,他分秒必爭,就
連在出差途中,不是埋頭看書,就是在電腦上做著資料。這就是王松明,一個心存感恩的人,一個執著向前的人。很快
,王松明被提任為溧陽電纜廠技術科科長、技術開發辦主任,全面負責電線電纜材料配方的研究和制造技術。
兢兢業業,忘我工作
在1996年以前,上上的主要業務是開發生產礦用電纜。有一段時間,為了測試電纜在地下礦井里的使用情況,王松明經常冒著生命危險,穿著長雨鞋,在漆黑的隧 道里摸索著實地查看。每次下井單程要4到5個小時,經常是早上下去,傍晚才上來。有的同事很不解,認為不必這樣較真,他卻嚴肅得說:產品質量沒有經過實地 使用檢驗,就談不上完全合格!就是這股認真負責的精神,以及不畏艱險的堅強意志,讓所有人都為之敬佩。王松明也由此獲得了一個“光榮稱號”——“拼命三 郎”。
質量重擔,一肩擔起
1997年起,企業推行IS09000質量認證工作,擔任溧陽電纜廠研究所所長兼廠長助理的王松明,同時肩負起企業質量管理領導工作。在工作量加大的情況下,王松 明迎難而上,一頭扎進這個新領域,潛心學習研究。從最初的體系術語、概念開始到體系的要點運用,都一絲不茍地吸收、消化。為了進一步學習管理,1998年 5月至1999年11月,王松明接受18個月的成人高等教育,專門學習企業管理。憑著較強的接受能力以及勤奮與毅力,他很快就對整個IS09000質量管 理體系概念和管理思路有了全面透徹的理解和認識。有了系統的理論基礎,他結合企業的實際,開始實施質量管理、改進工作。在他的帶領下,企業五大系列產品均 通過“CCC”的產品質量認證,上上牌電線電纜連續六屆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名牌產品”稱號,并獲得“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2004)光榮稱號。
2001年9月,上上集團完成轉企改制,王松明因業績卓越升任技術副總,統管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和質量管理。
120天,攻克K3類核電纜
上世紀末,《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制定預示著核電纜的春天即將來到。公司領導和王松明都看到了機遇決定企業將向核電纜領域進軍。當時,上上集團的科技 實力已十分雄厚,成熟的三大交聯技術,鑄就了華東地區的半壁江山。但該技術并不完全適用于核電纜。在幾乎為零的基礎上,王松明接過了核電纜研發重擔。
于是王松明開始沒日沒夜的調查與研究。工作室里,他翻閱一本又一本國際文獻,記錄一項又一項的技術參數。眼睛乏了,用手指揉一揉,腰酸了,用拳頭錘一錘。有 時產生一個靈感、形成了一個思路,就連吃飯也顧不上,立即撰寫成文。他從書本中走向實踐,從實踐中又回到書本,反反復復不厭其煩?;氐郊依?,往往都已是深 夜了,他太累了,一躺到床上,就酣然入睡了??刹坏教炝?,又會睜著兩只眼,望著天花板,聯想著工藝上的某個細節、測試中的某個疏忽。這時,他一躍而起,披 衣下床,操筆記錄。
天道酬勤??恐B強的毅力和刻苦努力,通過120天的拼搏,王松 明和他帶領的團隊攀上了成功的山頂。1998年5月,6000V電力電纜、1000V控制電纜和測量電纜等五項新品,全部通過國家機械工業部鑒定。這就是 萬人矚目晝思夜盼的1E級K3類核級系列電纜。鑒定結果:達到國際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技術人員歡呼起來,所有員工歡呼起來:“成功了!”
1999年,K3電纜就批量走進了秦山核電站,接著就是大亞灣核電站、北京高溫氣冷堆、田灣核電站、廣東嶺澳核電站……
然而一項項成績至沓來之時,一個巨大的噩耗也悄然降臨。1999年,37歲的王松明被檢查出患賁門癌,胃切除了三分之二。但他始終放心不下手頭的工作,也離不開他心愛的電纜研究開發事業,接受手術治療后不久,便回到了工作崗位繼續奮斗,直至生命的終點。
勇往直前,挑戰K1類核電纜
2000年,王松明主動承接國家的攻關項目,開始挑戰K1類核級電纜。
K1
電纜的科技含量是行業中的頂峰產品。它的機械物理性能、燃燒性能、長期耐環境性能、核環境性能等等指標要求異常嚴格,而且國際上該類電纜結構、材料和試驗
檢驗方面沒有統一標準,研究起來極其復雜。困難嚇不倒英 雄漢。王松明對美國、法國、日本等先進產品的資料進行認真研讀比較,綜合利用,終于制定出符合國情
的一整套標準。 一次次實驗,一次次試制,王松明沖破了科研途中六道關隘。電纜技術規范及性能研究,絕緣、護套材料的擠出工藝、工裝研究,電纜耐長期功能老化性能研究,電纜的可靠性研究,電纜鑒定試驗方案及檢測技術,一項項都得到了落實。
為了絕對保證產品質量,王松明寧可自討苦吃。他把長期熱老化性能試驗,從40年標準的運行壽命提高到60年;他把核環境下的老化性試驗,也提高了10多年的運行標準。他采用苛刻的模擬試驗打造理想產品。為了產品的抗衰老,卻加劇了自己的衰老,臉上皺紋日漸深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王松明終于在K1電纜的試制報告書上畫上了一個句號。整整五年。一千八百多個晝夜。在這漫長的時間里,面對一次次繁瑣的試驗, 他,用毅力和智慧,向國家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然而直到產品通過國家線纜檢測中心、中國原子能科研院、北京核二院三家權威機構為期的一年半時間全方位 的試驗、檢測后,他才露出了笑容。
此外,1997年至2006年,十年間王松明還帶領部下成功開發了十八項新產品。
背水一戰,承接研發AP1000殼內電纜
2010 年底,國家核電工程公司向國際開展世界第一座三代核電站AP1000電纜研制招標,當時,我國殼外電纜已擺脫依賴進口,而殼內電纜則完全需要借助國外頂級 研發力量。美國一家老牌電纜公司和歐洲數家電纜供應商聞訊后決定競標,最后上上中標殼外電纜,美國一家公司中標殼內電纜。然而三個月后,美國公司在分析了 技術難度和風險后知難而退,選擇放棄。面對中標企業的退出,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把希望寄托于上上,為此,王松明向董事長丁山華大膽請纓。然而,此時王松明的 身體已出發出嚴重警報,他能否支撐得了?事實證明,他能。
經過兩個星期的反復論證, 王松明更加堅定了信心,他鼓勵科研組成員說:“困難面前是選擇低頭還是抬頭,低頭說明無能,抬頭要靠實力,唯有更大風險,方能背水一戰!2010年12月 30日,上上與國家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簽下了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4臺機組核島動力及控制電纜合同,由此參與到世界最先進的三代核電站建設 中。簽約臺上,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炳華緊握王松明的手,說:“你可要為國家爭口氣喲,殼內電纜研發成功后我一定到溧陽為你們慶功!”
2011年4月,在精選出可行性方案后,王松明擔任總指揮,帶著科研團隊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發攻關中去。
攻艱克難,摘取核電纜明珠
第三代安全型AP1000核電站用殼內電纜是核電纜領域的明珠,研發有三難:其一,主要技術要求高。該項技術標準由美國西屋公司制定的“美國標準”,國際上 尚無成熟的材料制造技術,而美國把控每個研發細節近乎苛刻;其二,電纜要求使用壽命長。三代核電要求正常使用60年(二代核電要求40年),且許多試驗項 目需赴美國進行,最殘酷的試驗要求在高溫、高壓高輻射的情況下確保正常運行;其三,溝通難度大。在研發過程中,一些技術指標的變化需要隨時和技術提供方溝 通協調,溧陽沒有越洋視頻設備,中美還存在12小時的時差,所以每次都必須前往上海選擇在清晨或是傍晚和美方進行越洋視頻會議,這其中又涉及到語言溝通、 術語解釋等障礙。
困難重重之下,王松明率領的研發團隊不分晝夜連軸轉,每天早上召開專項例會,全天候按程序力解每道難題,晚上挑燈夜戰,翻看白天的試驗記錄,撰寫試驗數據。在產品試制中,最多的一種產品連續試制30多次……
目睹王松明每天加班到深夜兩三點成為常態,還經常奔波于北京、上海、深圳,親人和同事們都擔心他因透支而舊病復發,常勸他別那么拼命,丁山華也找他談話勒令其注意休息,可王松明總是笑著說:“時間不等人,不拼怎么行”。
是這股執著的精神,支撐著王松明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AP1000殼內電纜的核心技術難題已被解開,即將迎來最終的勝利。
最后的告別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還是發生了。2011年10月底,王松明賁門癌復發,癌細胞已經開始轉移,需要立即手術,為了準備11初公司的殼外電纜發布儀式,他將手術
日期推遲,一直堅持到發布儀式結束才被推進手術室,但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知道這一結果是,王松明坦然面對,同事們去探望他,他依然把話題轉移到三代核
電殼內電纜研發進展上,迫切希望能看到成果發布。
隨著身體狀況的每況愈下,自知時日不多的王松明對同事們說:“本來想親眼看到AP1000殼內電纜正式交付的那一天,看來是等不到了,后續完善工作你們可不能放松啊……”
懷著對上上深深的留戀與牽掛,預感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王松明向醫生請求,執意要到培育他的上上看上最后一眼。
2012 年8月上午,當掛著氧氣瓶和點滴的王松明被醫生從中巴車上攙扶下車時,眼前的一幕讓他熱淚盈眶:列隊等候的董事長丁山華帶著集團管理層和技術部門的同事們,以熱烈的掌聲迎接他“回家”……王松明坐在輪椅上,在大家的陪護下,一路從集團總部到北廠區、西廠區,飽含深情地巡視著所熟悉的一個個車間和辦公樓, 用微弱的聲音與親切的眼神和在場人員交流。
臨行告別時,王松明飽含依戀和深情地給董事長丁山華和大家留下最后一句話:“如果真的有來世,一定在和你們做同事”
2012年9月17日的上午,50歲的王松明永遠合上了疲憊的雙眼……這一天,距世界首堆AP1000殼內電纜正式交付僅差7個多月,這成為他生命中的最大遺憾。
王松明科研貢獻
獲獎內容 | 獲獎等級 | 頒獎單位 | 年度 |
110kV及以下中高壓交聯電纜 | 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江蘇省機械廳 | 1996 |
10kV輻照交聯架空電纜 | 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江蘇省機械廳 | 1996 |
常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1997 | |
江蘇省優秀新產品獎 | 江蘇省計經委 | 1997 | |
35kV及以下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 | 江蘇省優秀新產品獎 | 江蘇省計經委 | 1997 |
常州市科技進步四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1998 | |
家電用阻燃橡套扁電纜 | 常州市技術改進二等獎 | 常州市經貿委 | 1998 |
價值工程在YZW橡套電纜中應用 | 常州市技術成果二等獎 | 常州市經貿委 | 1998 |
3.6/6kV交聯聚乙烯絕緣機場燈光電纜 | 常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 常州市人們政府 | 1999 |
6/10kV及以下核電站用電纜 | 常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1999 |
常州市技術改進一等獎 | 常州市經貿委 | 2000 | |
防白蟻鐵路信號電纜 | 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江蘇省人民政府 | 2001 |
省優秀新產品金牛獎 | 江蘇省經貿委 | 2001 | |
2000V及以下海洋石油平臺電力電纜 | 常州市技術改進一等獎 | 常州市經貿委 | 2002 |
6/6kV機場助航燈光電纜 | 常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2003 |
青藏鐵路用機車車輛電纜 | 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江蘇省人民政府 | 2004 |
特種耐油感應器電纜 | 科技進步四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2005 |
薄涂層柔軟型高壓乙丙絕緣電纜 | 常州市優秀專利三等獎 | 常州市科技局 | 2006 |
核電站用1E級K1類電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機械工業聯合會 | 2007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國防科工委 | 2008 | |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江蘇省人民政府 | 2007 | |
鐵路機車車輛用額定電壓30kV乙丙絕緣低煙無鹵阻燃電力電纜 | 科技進步四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2007 |
20kV及以下光纖復合卷筒電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2008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機械工業聯合會 | 2009 | |
特種防護耐曲繞綜合電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2009 |
王松明榮譽
榮譽獎勵名稱 | 頒獎單位 | 日期 |
全國輻射加工產業化推薦獎 | 中國同位素協會 | 1997 |
1991-1996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1997 |
常州市產學研聯合先進工作者 | 常州市經貿委 | 1998 |
常州市中青年專業拔尖人才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1999 |
江蘇省九五企業技術改造先進個人 | 江蘇省人民政府 | 2001 |
江蘇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 江蘇省機械工業聯合會 | 2002 |
江蘇省2001-2002年技術創新先進工作者 | 江蘇省經貿委 | 2003 |
江蘇省質量管理突出獎 | 江蘇省技術監督局 | 2003 |
溧陽市享受政府津貼中青年專業拔尖人才 | 中共溧陽市委 | 2003 |
優秀共產黨員 | 中共常州市委 | 2004 |
第六屆常州市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 | 常州市人民政府 | 2004 |
江蘇省勞動模范 | 江蘇省人民政府 | 2006 |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中青年科技技術帶頭人 | 江蘇省人才領導工作小組 | 2007 |
溧陽市杰出人才 | 溧陽市人民政府 | 2008 |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優秀人才 | 江蘇省人事廳 | 2008 |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江蘇省人事廳 | 2008 |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 國務院 | 2010 |
同事眼里的王松明
副總工程師、核電辦主任:
記得剛進技術中心時,就已經聽說了王總的許多傳說,工作認真是最突出的一種評價。王總是上上材料研發的創始人和帶頭人,當年他從事材料研發時,特別有鉆勁,也非常能吃苦。那時聽實驗室的人說,王總常常在實驗室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別人下班了,他還在那打配方,據說最多的一天,打了二十七個配方(正常情況下,一天純打配方的話只有十個左右)。當時我還懷疑是不是夸大了事實。然而當我慢慢和王總接觸后,我終于相信了王總對工作的熱愛程度。尤其是承接AP1000項目以來,我常常驚嘆于王總的敬業精神。
技術中心副主任:
(2012年)今年8月份,他的病情已經惡化,身體很虛弱,甚至連說話也很吃力。由于外部人員不清楚情況,還是會打電話給他,王總基本上都是一一接聽。有次去醫院探望王總,這時核電領域的一位領導打來電話,王總馬上竭盡全力,以響亮的聲音進行通話,1分鐘左右的通話結束后,王總握手機的手已經無力地垂了下來,整個人也幾乎進入休眠狀態,休息十幾分鐘后,王總再拿起電話,把剛才的通話內容及工作要求轉達給相關人員,然后又是十幾分鐘的寂靜。王總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崗敬業。王總的認真是公認的,他審批文件時都會一份一份仔細地看,從標準化格式、用詞等細節也不放過,錯誤的地方會一一挑出來。我們的申報國家或省級重點項目材料基本上都是最后一個提交,原因就是王總的認真,改了一稿又一稿,有時甚至是交上去了,還會拿下來再改,因此連上級部門都說你們王總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項目主任工程師:
王總是個執著的人,也是個堅強的人。在10多年前他就因為早期的胃癌開刀治療,但他仍然和我們一樣上下班。他干工作嚴謹細致,重要的電纜試制他幾乎都會親臨現場指導,不解決問題不罷休,其中包括K1類及AP1000電纜在春節期間試制生產,陪著人們一起加班加點完成電纜生產?;叵朐谕蹩偵磉厡W習、工作的這些年,心里充滿了懷念。遺憾的是還沒來的不及報答他的知遇之恩,他已離我們而去了。
核電項目組成員:
我對王總的認識是在一次出差國核的過程中慢慢得到的,他總是親力親為,已經準備好的匯報材料PPT,看了無數遍,在去上海的路上還要把筆記本打開反復斟酌和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無瑕。那段時間與國外實驗室的聯系也非常頻繁,由于時差關系,我們總要等到很晚才才能得到國外的回復,由于進度要求,必須在得到他們回復后立即反饋我們意見,就這樣,王總總是堅持和我們一起等郵件,有時候甚至到凌晨一兩點鐘都不能休息,第二天還要起早去國核進行交流。到了2011年下半年,在我們準備去美國見證預鑒定實驗時,他還要親自打電話詢問試驗情況,并給出指導性意見?,F在,每次打開他的郵箱,看到郵箱中的問候語“早上好,王松明”,真的無法相信他已經不在了。